2016年的政治环境为何如此充满对立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来源, Getty

图像加注文字,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想象一下,现在你和一帮朋友正坐在酒吧里谈论即将到来的选举。你承认你还没决定把票投给谁。这时你说你了解竞选双方的立场,而你朋友们全都转过头来盯着你,好像你刚才说的是要杀掉一只熊猫幼崽似的。

政治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对立。在美国是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阵希拉里·克林顿;在欧洲是亲欧派对阵欧洲怀疑论者;在土耳其,则是伊斯兰主义者对阵世俗派。

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自由派和保守派、左翼和右翼之间的裂痕正在逐渐加深。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人们对意见不同者的憎恶也正在越来越深。

比如,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调查数据表明,从1992年到2014年,对另一党派的看法“非常负面”的比例提高了一倍还多。2016年,大多数(不是许多)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对对方党派的看法极为负面。在接受调查的5,000人中,有超过一半认为对方党派“思想保守”,40%的被调查者认为对方党派的支持者比其他美国人更加“懒惰”、“不道德”和“不诚实”。

造成这种尖锐对立的原因是什���?心理学研究证实,在现实、经验或更好的评判面前,潜意识的力量会阻止人们接受其他观点,并让他们的偏见性更强。有科学家认为,21世纪生活会通过许多途径让政治失意者输得更惨。事实上,从居住地到获得的信息,现代生活会以其强大力量影响人们的政治观点–而人们却往往对此毫无觉察。

对此现象的解释之一是所谓“群体极端化效应”。当人们和朋友讨论某个观点时,人们的思维缺陷似乎非常容易暴露,人们也更能同时接受相似和对立的不同观点。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把持有相似观点的人群布置在一个房间里,他们的态度会变得更加极端化,”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心理学家杰西卡·基廷(Jessica Keating)说。

长时间与观点类似的人接触会让人更加极端。(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长时间与观点类似的人接触会让人更加极端。(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为了测试这一观点,基廷及同事把一群本科生召集到实验室里谈论政治。在第一次实验中,政治立场相近的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巴拉克·奥巴马和乔治·W·布什两位总统哪位执政更出色。第二次实验中,组织者让他们在2012年总统大选中选择支持巴拉克·奥巴马还是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

讨论过后,组织者询问学生现在对候选人感觉如何,并问起他们在实验前所持的观点。正如基廷所预料的那样,他们的态度普遍更为极端化。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变化是在短短15分钟现场讨论之后发生的,并且,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这种变化。

“第一次实验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态度已经变得极端化–第二次实验里,他们严重低估了自身观点的极端化程度,”基廷说。

没人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准确原因,新信息的引入可能是原因之一:与观点类似的人接触和交流会强化我们自身的观点。或者,这仅仅是出于求得群体接纳的目的。

现实问题在于,和过往年月相比,现在��个人都更容易避开观点相左的人。这种“智力真空”现象引起了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心理学家马特·莫泰尔(Matt Motyl)的极大兴趣。几年之后,他开始参与政治集会和宗教活动,并和那些他过去很少能碰到的人主动搭讪。

虚假共识会让我们感觉,最客观理性的人也会和我们持同样观点。(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虚假共识会让我们感觉,最客观理性的人也会和我们持同样观点。(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我回到主要由自由主义者组成的社交圈子,试图向他们解释,对立方并非无知,也没有心怀恶意,”他说。他的坦率真诚换来的却是严厉斥责,甚至被指责背叛了组织。莫泰尔决定深入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众所周知,描绘政治格局的方法很简单:比方说,只需要在地图上由北向南简单画一条线而已。“即便在距离大选还有一段时间的今天,你要想提前预测一位选民会投谁的票,只需要看下这位选民的邮政编码,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纽约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说。由此,莫泰尔深入分析了地理和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是另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人们是在搬家后才和邻居们的政治观点取得一致,还是把在最初居住地形成的政治立场一直保持下来?

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莫泰尔研究了美国100万名“内隐联想试验”(一种旨在研究意识知觉[例如种族歧视]以外想法的在线调查)受试者的数据。

他感兴趣的受试者参数有三项:受试者当前居住地、曾经居住时间最长的地点、及其政治倾向。接下来,他比较了受试者的政治观点与上述两个地点的主流政治观点。

研究发现,与所在地区的主流政治观点相左的受试者更倾向于搬家–搬家的比例为8/10,与此相对照,政治观点与所在地区一致的受试者只有5/10选择搬家。另外,搬家者选择的目的地的主流政治观点往往与其一致。

现在每人每周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平均长达12小时,从而在我们和对立政治观点之间树起了一道屏障。(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现在每人每周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平均长达12小时,从而在我们和对立政治观点之间树起了一道屏障。(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人人都���搬到与自己的政治观点一致的地方去生活,这导致目前已经出现的大规模群体聚集效应。即便有人不愿搬家,互联网这个现代科技产物也会让他/她更容易沦为受攻击的对象。

.网络搜索结果的个性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显示在人们眼前,与其观点冲突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少。假如有两人同一天在同一个搜索引擎上输入“唐纳德·特朗普”,他们看到的搜索结果将会截然不同。在社交媒体上,这一“信息过滤器”是通过展示个性化新闻的方法实现的。“人们发现,和政治观点相异者简直无法顺利交流,他们会感觉你道德有问题、甚至完全不可理喻,”莫泰尔说。

即便人们都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思考问题,许多人也会选择那些与其政治观点一致的媒体。目前,获得此类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有电话、电脑、电视等等,通过这些媒体发布的是令人信服的政治宣传,以及足以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头条消息。

事实上,无论其是否支持某个政治观点,你接触到的信息越多,你就会越信心十足地相信自己是正确无误的。

“我们都同意以下说法:面对同样的客观事实的人,各人的观点应当是统一的。面对同样的客观事实,人们不应当去相信对立观点–然而,这种情况却屡见不鲜,”罗斯说。这也足以解释为何受过更多教育的人往往更容易持有极端观点。

然而事情会更糟。当对立观点出现时,它必须经受住大量持固有偏见者的连番拷问。“许多人都有所谓‘客观性错觉’。他们认为,所有客观理性的人都应当同意他们的观点,如果某人不同意,他们就会感觉这人实际并不客观理性–极端情绪以及所接受的片面信息让他们充满偏见。”罗斯说。

人人都愿意和持有同样政治观点的人呆在一起,这种偏好足以影响人们的各种日常决策,包括:选择居住地、选择结婚对象等等。(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人人都愿意和持有同样政治观点的人呆在一起,这种偏好足以影响人们的各种日常决策,包括:选择居住地、选择结婚对象等等。(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有的人以理性客观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有的人却透过政治立场、民族或社会阶层的有色眼镜看问题。

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非对称洞察”现象造成的错觉了。“非对称洞察”最先发现于2001年,其定义为:人们总是相信,他对别人观点的了解程度高于别人对他的了解。一个团体的成员不仅会认为他们对其他团体(例如持对立政治观点的团体)的了解多于后者对该团体的了解,还会认为他们对自身观点的了解也是最准确而深入的,因此没必要去听别人说什么–你可能已经知道他们采用何种逻辑了。

最后,“虚假共识”会让人们认为,任何理性客观的人都会认可他们的观点。“这就是我们看到人们在重大政治集会(比如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后情绪高涨的原因”,罗斯说。希拉里的支持者听到她的发言,并且对这些话的真实性毫不怀疑。他们认为,任何理性客观的人都应当同意她的观点–这一点对于共和党候选人的支持者们也同样成立。

在这种精神盲从下,风险如影随形。在选举中,两个政治党派的观点将极少重叠,失败一方将满怀愤恨,感觉受到冷遇。政治观点的截然对立也会直接导致投票人数的减少。

在欧洲各国,左翼和右翼政治势力之间的裂痕不断加深。(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在欧洲各国,左翼和右翼政治势力之间的裂痕不断加深。(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与现代生活中的种种促进因素相叠加,这种固有缺陷将使更多的公众持有极端化政治立场,从而进一步引发政治失信和政治敌意。

有趣的是,调查发现,政治观点相左的人们最终达成共识的问题和政策数量往往多于政党间相互攻击所揭示的。“尽管特朗普和克林顿的支持者们整天在不辞辛劳地互相攻击,但在具体问题上,他们却有很多相同的看法,”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李·罗斯(Lee Ross)说。

然而,如果你和周遭的亲友出现任何矛盾,不要尝试参考本文内容改变任何人的想法。即便有切实的证据已经让人们曾经深信不疑的事物走下神坛,“逆火效应(backfire effect)”也会让人们更加顽固地坚持最初的观点。所以,别轻易和朋友就政治问题展开辩论,这种辩论你永远都不会是赢家。

请访问 BBC Future 阅读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