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份就餐日記裏的秘密 與朋友聚餐會暴飲暴食

  • 羅耀華
  • Yao-Hua Law
,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你可曾記得你和朋友一起享用晚餐時每次都吃得很撐?或恰恰相反,你和別人一起用餐時沒有點布丁,僅僅是因為別人也沒有點?

或許,你可能把吃得太撐或沒有吃飽怪罪於餐伴。幾十年的研究表明,與朋友一起吃飯會讓人胃口大開,而且我們用餐時會容易隨大流。

不過,我們的用餐同伴究竟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飲食?我們又能否利用這些餐桌社交影響來減少脂肪和糖的攝入,甚至達到減肥的目的?

健康心理學家德卡斯特羅(John de Castro)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的一系列日記研究告訴我們,要警惕社交對飲食的影響。截至1994年,德卡斯特羅收集了500多人的日記,記錄他們的膳食以及他們在何種環境下用餐——同他人聚餐或是獨自用餐。

讓他感到驚訝的是,人們在聚餐時比獨自用餐時吃得多。其他科學家的實驗也發現,相較於獨自用餐,人們在聚餐時多吃了40%的冰淇淋,及10%的通心粉和牛肉。德卡斯特羅將這一現象稱為"社交助長作用",並將其形容為"對飲食一項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影響,但作用尚待確定"。

是什麼讓我們在和他人一起用餐時會胃口大開?在德卡斯特羅和其他一些科學家看來,饑餓、情緒或分散注意力的交談都不是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我們在多人聚餐時會延長用餐時間,於是給我們更多時間吃更多東西。

,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與他人聚餐時,你會傾向於點大份的菜一起分享。

仔細觀察一批餐館發現,聚餐人數越多用餐時間也就越長。與此同時,如果限制用餐時間,人數多的聚餐並不會比人數少的聚餐吃得多。2006年,科學家們召集了132個人進行實驗,讓這132個人在12分鐘或36分鐘內吃餅乾和披薩,他們或獨自、或兩人一組、或四人一組用餐。在每個固定的用餐時間內,不論人數多少,吃的東西數量都差不多。這項實驗為社交聚餐吃得多少取決於用餐時間長短提供了一個最強有力的證明。

和朋友們一起用餐時,我們很可能會磨蹭拖延時間,這樣就能多吃一塊芝士蛋糕。

當我們預知是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時,我們甚至也會給自己多點食物。我們在一家意大利餐廳觀察發現:聚餐人數越多,點的意大利面和甜點也越多。社交聚餐似乎讓我們感到肚子更餓,而且我們似乎還沒點餐就決定要放縱一把。食品科學家赫爾曼(C Peter Herman)基於這一現象提出了"盛宴假設"的理論:放縱自己是社交聚餐的一部分,吃飯也是為了社交,這樣就算吃得更多我們心裏也不會有過度放縱的負罪感。

而且,我們即使不是跟真的同伴一起吃飯,也能感受到同人一起吃飯的樂趣。日本一項研究發現,參與研究的人被安排獨自對著鏡子或對著牆吃爆米花。那些對著鏡子的人吃的爆米花較多。說到這裏,你可曾注意到有多少餐廳在室內安裝了引人注目的鏡子?

但有時候我們在與同伴聚餐時反而吃得較少,因為這時放縱的慾望會受到我們想要良好表現的壓制。我們想要通過符合社會規範的飲食來管好自己的形像;或許我們可能會觀察別人是如何吃東西然後仿效。這種行為稱為社交示範。

這種例子有很多。有研究顯示,肥胖兒童與人聚餐時比獨自用餐時吃得較少。超重的青少年如果和也是超重的同伴在一起會吃更多的薯片和餅乾,但是當他們與正常體重的同伴一起時就不會大吃特吃。在大學的咖啡館裏,女生和男生一起吃飯時攝入的熱量較少,但是和女生同伴們在一起時就吃得較多。在美國各地餐廳,如果服務員體重過胖,食客們就會點更多的甜點。

,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研究表明,服務員的體重甚至也會影響我們吃多吃少。

在英國,如果餐廳的海報介紹他們大多數顧客都吃蔬菜,食客們在點餐時也會加點蔬菜。看見散亂的糖果包裝紙也會誘惑顧客攫取更多巧克力。

201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上述行為對食物攝入量的影響中等。其中女性選擇食物比男性更易受宣傳的影響,而且我們也更易仿效相似同伴的飲食習慣。此模式與這樣的觀點不謀而合,即我們如果認為他人飲食得體,我們也就會照此方法飲食。

目前很少有研究討論為什麼我們的飲食會受制於社交環境。也許遵從社會規範以及所食不會多過他人,可能有利於我們靠集體打獵為生的祖先們分享食物。而且跟別人吃一樣的食物可以養成孩子對安全和營養食品的偏好,從而避免潛在的危險食品。

伯明翰大學的飲食心理生物學教授希格斯(Suzanne Higgs)說,"我們可以通過嘗試和犯錯來學習如何飲食,但這是有風險的,因為我們可能會因吃錯而生病。我認為從年輕的時候開始觀察別人並跟別人吃一樣的東西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向那些長壽的人學習,因為他們的飲食習慣應該正確而健康"。

不幸的是,今天薯片和甜食觸手可得,我們目前的飲食標凖可能會一落千丈。人們傾向於像他們社交圈子裏親密的同伴那樣吃東西,如果大家都吃得過量,一起變胖,人們就可能忽略暴飲暴食帶來的影響。阿拉巴馬大學預防醫學副教授薩勒維(Sarah-Jeanne Salvy)說,在這樣的圈子裏,"因為大多數人都是肥胖的,我們甚至察覺不到自己體重已超重。"

,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一個人的時候或許還能拒絶甜點的誘惑,但是能吃的伙伴引誘你時該怎麼辦?

薩勒維專門研究飲食和肥胖的社會環境影響。 薩勒維說:"當得知要根據BMI(身高體重指數)圖表來衡量是否肥胖時,有些人對此深表詫異,並認為BMI規定的標凖是不可能實現的"。現今社會標凖逐漸偏重於肥胖,這可部分解釋為什麼很多人越吃越胖——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全世界有多達10億肥胖人口,其中3.4億是兒童。

幸運的是,健康飲食並不會要求我們捨棄比我們胖的朋友。當然,首先我們應該承認社交影響決定了我們的飲食習慣。然後我們才可以搞清楚遇到這樣的就餐情況應該如何應對,以及如何有意地控制自己的食量——比如可以不吃第一道菜或者省去最後的甜點等。

但是,如果確實如赫爾曼所說,我們其實是計劃好了要在社交聚餐時放縱一把,要像過節一樣大吃大喝,那麼有意識地控制食慾顯然有違我們的天性。這時,如果你的同座食伴要點芝士蛋糕,你要是拒絶就顯得不合情理,而且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請訪問 BBC Future閲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