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賺錢?那就不要超時工作

  • 馬克·約翰遜
  • (Mark Johanson)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當斯圖爾特(Stuart Nomimizu)從英格蘭伯明翰搬到東京後,英國的親友們便開始擔心他的狀況。他們不僅很少聽到他的消息,甚至發現他似乎從早到晚待在辦公室裏。他的工作時間長得令人難以置信,親友們有的時候甚至懷疑他在說謊。

為了讓他們相信自己,他記錄了自己作為東京金融服務行業"工薪族"整整一周的生活,然後放到網上,好讓親友們了解他的全新生活狀態。

日本人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馬拉松式的超長工作時間在日本文化中十分普遍,甚至催生了"過勞死"這個詞(圖片來源:Alamy)

那段視頻在YouTube上火了起來,觀看量超過100萬次。這段視頻描繪了2015年金融行業旺季——從1月到3月——的一個忙碌的星期。斯圖爾特從周一到周六總共工作了78個小時,睡眠時間卻只有35小時(周日又工作了6個小時,只是沒有在視頻上體現出來)。

在連續多個星期每周工作80小時後,斯圖爾特終於在一天夜裏昏倒在自己的公寓裏。他醒來時就躺在電視架旁邊,險些撞到上面。他表示,當那段難熬的時期最終結束後,整個辦公室的同事們都"病入膏肓"。

雖然斯圖爾特的極端工作強度只是暫時的,但他表示,"很多在東京工作的人一年到頭都在日複一日地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事實上,馬拉松式超長工作時間在日本文化中十分普遍,甚至催生了"過勞死"這個詞。

斯圖爾特和同事

圖像來源,Stuart Nomimizu

圖像加註文字,在東京連續多個星期每周工作80小時後,斯圖爾特(左)終於在一天夜裏昏倒(圖片來源:Stuart Nomimizu)

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10月發佈了該國政府的首份過勞死報告,結果顯示,接近四分之一(23%)的公司都有部分員工每月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

"日本人很看重同事對自己的看法,但卻很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斯圖爾特說,"所以很多級別較低的員工都會一直留在辦公室裏,直到他們的主管加班到很晚後才會離開。"26歲的他表示,如果你第一個離開辦公室,就有可能無法融入團隊。

疲勞上班族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接近四分之一的日本公司都會有部分員工每月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經常加班的日本人比其他國家的人生產力更高嗎?斯圖爾特不以為然。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長時間加班不僅有害健康,還會阻礙職業發展,甚至會對整個公司的生產力產生負面影響。

少即是多

如果說還有哪個國家以超時工作、假期稀少而聞名,那恐怕非美國莫屬。蓋洛普最近的一份民調顯示,美國全職員工平均每周工作47小時,比標凖的朝九晚五工作制多出近1個工作日。更有甚者,接近五分之一的勞動者(18%)表示他們每周的工作時間達到或超過60小時。

儘管犧牲了與親友們休閒放鬆的時間,但美國 Project: Time Off 項目的另外一份報告卻發現,長時間待在辦公室裏的"殉道者"在過去3年獲得獎金的比例卻低於其他人。

日本員工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日本很看重同事對自己的看法。如果你總是第一個離開辦公室,就不太可能融入團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我們發現休假時間較長的人——11天或更長——比最多休假10天的人更有可能獲得加薪或獎金。"Project: Time Off首席研究員凱蒂·丹尼斯(Katie Denis)說,"那麼,如果你的職業止步不前——我們發現,工作時長與職業發展之間並沒有相關性——又該如何是好?"

收益遞減

時間管理專家、《168小時》(168 Hours)作者勞拉·範德卡姆(Laura Vanderkam)指出,"跟其他東西一樣,你的大腦不能無限制地運行下去。"突破極限反而有害無利。"當我們突破了收益遞減的臨界點後,就會開始犯錯。"她說,"無法為我們試圖解決的問題貢獻最好的想法和精力。"

工作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休假11天以上的人比休假不到10天的人更有可能獲得加薪或獎金(圖片來源:Alamy)

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彌補超時工作產生的負面影響。例如,很多人都認為,在老闆到達或離開時,我們都應該出現在辦公室裏。但範德卡姆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假設,而且往往存有誤導。"你的老闆或許希望獨自一人早早地來到辦公室,而當你也出現時,她反而有可能感到不悅。"

範德卡姆還認為,很多人並不願意主動在日常安排中插入休息時間,擔心這麼做可能被別人視為不努力工作的象徵。"有人會說:'我會一天到晚不停工作,午飯也在辦公桌上解決,等到下午2:30就會掉進互聯網的兔子洞。'但這其實是在破壞自己的生產力。"她解釋道。

一線希望

在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下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工作,對員工顯然不利。但實際上,此舉對僱主也沒有好處。斯坦福大學的一份研究發現,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後,員工的產出會大幅下降,超過56小時則會極具萎縮。事實上,如果每周工作70小時,多付出的14小時工作時間並不會產生任何效益。類似的研究還在長時間工作與曠工、長期記憶損傷和決策能力受損之間建立了聯繫。

企業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對抗這種不可避免的倦怠感?日本大企業已經率先採取措施。豐田現在將全年加班時間限制在360小時之內(平均每月30小時)。而之前因為員工自殺事件廣受關注的廣告公司電通也剛剛發佈了8點計劃(包括鼓勵員工定期休假,並在每晚10點關閉辦公室的照明系統),希望借此改善工作環境。

火車上打盹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日本大企業已經率先採取措施(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與此同時,寶馬和大眾等德國大企業也對員工下班後的電子郵件作出限制,借此對抗日漸濃厚的"超連接文化"。在美國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等頂尖投行也制定了新的指導原則,不鼓勵分析師和其他員工(尤其是級別較低的千禧一代員工)周末到辦公室加班。

範德卡姆指出,如果你不停地使用一台機器,但卻不加維護,那麼久而久之,就面臨著機器損壞的風險,這甚至有可能在不合時宜的時候發生。很多公司似乎都意識到,人類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訪問 BBC Capital 閲讀 英文原文